大邦研究 / 刑事法律

初查中电子数据取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

日前,笔者在办理一起案件时发现:侦查人员在出警时,但此时尚未立案,当然也未开具任何文书,侦查人员在现场发现证人后,未出示任何证件和文书的情况下,立即让证人交出手机和手机密码,试图现场打开手机查看内容。笔者的问题是:侦查人员此时强制让证人交出手机的行为是否合法?此种情形下或缺的电子数据是否应该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?

刑事诉讼中专门性报告的问题及审查重点

曾经,四类外的鉴定意见不能作为证据使用,只能是“定罪量刑“的参考,但2021年刑诉法解释赋予了专门性问题报告证据能力后,大量的四类外意见涌入法庭,充当着证明案件事实的关键证据。专门性报告的证据属性、审查标准等成为控辩审三方关注和交锋的焦点。

李宜雪能否飞出“疯人院”?

近年来,“被精神病”事件屡见不鲜。江西李宜雪事件更是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,引来无数争议与讨论。本文聚焦的并非她的“病情”,而是这两次强制送诊、住院治疗行为的合法性。

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被害人财产的返还与退赔问题

依据《刑法》第64条规定,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,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;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,应当及时返还。“非吸”犯罪的违法所得理应追缴,并用于赔偿投资人的损失,即便投资人未被赋予被害人的法律地位,但其合法的财产权益应当予以保护。笔者结合代理的此类案件,撰文讨论投资人(被害人)财产返还与退赔存在的问题。

2024监察法新局面:严中带宽

自2018年《监察法》实施以来,职务犯罪案件的辩护难度,不断增加。

解读:“两高三部”《办理刑事案件庭前会议规程》

2024年9月3日实施的“两高三部”《办理刑事案件庭前会议规程》与2018年1月1日实施的《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庭前会议规程(试行)》相比,不仅新增了若干规定,还对现有条文进行了删除、修改和补充。

扎破17辆无人驾驶出租车轮胎该当何罪?

随着技术日渐成熟,无人驾驶出租车行业正在兴起,萝卜快跑在武汉的初步商业化运营已成为舆论热点,但随之而来的破坏行为也给行业造成了困扰。近日美国旧金山检方就起诉了一名男子,其被指控在2024年6月扎破多辆Waymo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轮胎。今天就和大家讨论一下,如果该案发生在我国,刑法上会构成哪些犯罪?

证据辩护|无签名,不证据

无签名,不证据 ——兼谈价格认定结论书、专家咨询意见书、情况说明

大邦丨电影《孤注一掷》引发的法律思考

电影《孤注一掷》讲述了美女荷官梁安娜被高薪聘请,并被引诱参与非法徒步穿越边境线,以及在境外诈骗工厂担任荷官的经历。梁安娜以美女客服形象示人,向受骗者透露所谓的“内幕消息”,诱骗他们转账下注,导致一位大学生阿天因赌博而倾家荡产,最终跳楼自杀。

大邦丨又一个紧箍咒?-简评《刑法修正案(十二)》(草案)第一百六十五条增设条款

日前,《刑法修正案(十二)》(草案)发布,其中,第165条增设第二款,即其他公司企业的董事、经理利用职务之便,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、企业同类的营业,获取非法利益,数额巨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,并处或单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加载更多